網頁最後修改時間:2021/02/27
Raspberry Pi Pico(下面簡稱 Pico)主晶片 RP2040 裡有 5 個 ADC 通道,其中通道 4 是與晶片內部的溫度感測器連接,所以可以在不接任何外部裝置的情況下讀出溫度值,雖然它會受到晶片執行負荷量的影響,讀值會有所偏移,但用於本篇的例子已經足夠!
本篇將會說明:怎麼撰寫 Pico 的 MicroPython 程式驅動(賣場的)整合型 LCD,用來顯示讀取 Pico ADC[4] 後的溫度值。
PROTEUS 是一款電路模擬的軟體,不但可以學習電路也可以模擬韌體程式實際在 MCU 執行的情形,它在我學習的路上幫助與輔助我很多,也希望這樣的想法延續下去,所以當時在建立部落格要命名的那一刻,它的名字就莫名地浮現出來:ㄆㄜ ㄊㄧㄡ ㄙˋ (proteus),用注音是因為不想用英文,用中文又不曉得翻譯成什麼,所以就英文注音化。
部落格發佈的網頁,主要是以我玩的東西、學習的心得和電子週邊應用為主,也歡迎有興趣的一起交流分享 !
網頁最後修改時間:2021/02/27
Raspberry Pi Pico(下面簡稱 Pico)主晶片 RP2040 裡有 5 個 ADC 通道,其中通道 4 是與晶片內部的溫度感測器連接,所以可以在不接任何外部裝置的情況下讀出溫度值,雖然它會受到晶片執行負荷量的影響,讀值會有所偏移,但用於本篇的例子已經足夠!
本篇將會說明:怎麼撰寫 Pico 的 MicroPython 程式驅動(賣場的)整合型 LCD,用來顯示讀取 Pico ADC[4] 後的溫度值。
網頁最後修改時間:2021/02/23
前一篇已經介紹過了 MicroPython 和 CircuitPython 開發 Raspberry Pi Pico(下面簡稱 Pico)程式編輯環境的建置,這一篇要來介紹怎麼在 Windows 10 建置 C/C++ 開發 Pico 韌體程式的編輯環境。
主題有:
網頁最後修改時間:2021/02/12
現在比較流行的微控制器和開發板,大多圍繞在 Arduino、Micro:bit、STM32、ESP8266、ESP32 等 ... 身上。不過,讓人興奮的是,最新樹莓派釋出他們自行研發的自製晶片 RP2040 和其開發板 Raspberry Pi Pico(Getting Started with Raspberry Pi Pico),支援 C/C++ 和 Python(MicroPython、CircuitPython)程式開發(後期 Arduino IDE 也會支援),相關資料可上官網網頁,裡面提供了非常完整的文件和範例程式碼。
跟其他晶片與開發板不同的是:Pico 所用的 RP2040 這顆晶片,擁有 8 個可程式輸入/輸出狀態機(Program I/O(PIO)state machines),支援客製化週邊介面(簡單說,就是您可以自行創建通訊介面,例如,方波、NeoPixel(WS2812B)、Manchester Encoding ...,I2C、SPI ... 也可以);個人覺得這地方應是 Pico 的重點部分,有興趣的可以深入去研究。
另外關於 Pico 韌體程式的燒錄,非常的容易!只需要 "拖" 檔案和 "放" 檔案這兩個動作,完全不需要額外的裝置。
** 關於 Pico 相關的資訊,網路上現在已經一堆資料可以看,所以在這裡會當作看倌們基本上都很清楚這些東西。對於 Pico 陌生的看倌,請自行搜尋資料補充一下。
要了解 Pico 除了閱讀它的資料手冊和程式碼之外,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它的開發環境。本篇網頁撰寫的目的,就是要來分享如何使用 Python(MicroPython、CircuitPython)開發 Pico 的程式;若是要使用C/C++做開發,請參考另一個網頁。
主題有:
網頁最後修改時間:2020/12/21
![]() |
前幾天,有人在賣場詢問是否有 MicroPython 驅動 128x64 繁體中文 LCD 的範例程式,基本上上商品所附的範例程式還是單晶片(8051)、Arduino 開發版和 ESP8285(Arduino)程式為主。
不過,找了時間在網路上做了一些搜尋,在 Github 上發現了不錯的 Repository 並做了測試。雖然這這些 Repository 能來驅動顯示英文字和畫線、畫方框,但最後沒有直接能找到可顯示繁體中文的 MicroPython 範例程式可做參考。
不過經過一番折騰,還是成功了把原來的程式移植到了MicroPython!
![]() |
在進入到主題篇之前,本篇要先來用用在 Github 找到用來驅動 128x64 繁體中文 LCD(下面簡稱繁中LCD)顯示點、線和面的 Repository:MicroPython-ST7920。
主要內容有:
網頁最後修改時間:2020/12/10
關於Raspberry Pi(下面稱樹莓派)控制繼電器的部分,部落格早前已有寫過相關的範例網頁(兩通道、八通道),所以此處不會再針對細節部分再多加著墨。本篇所著重的在於,是怎麼依照不同的裝置需求,重新規劃樹莓派在 OpenPLC 的接腳 I/O 模式,運行 OpenPLC 程式在本地端與遠端。
樹莓派的接腳 I/O 模式規劃,以樹莓派八通道光隔離繼電器擴充板上的繼電器控制接腳作為依據、結構化文本(ST,Structured Text)撰寫 OpenPLC 程式;每當用戶按下按鈕,繼電器會每間隔一秒鐘依序開啟,接著再依序關閉。
本篇網頁的內容有:
網頁最後修改時間:2020/11/25
![]() |
經過了前面幾篇部落格關於 OpenPLC 的介紹和開發環境的建置,從現在開始要進入到實作的部分。如果您只想看看,那麼可直接跳過這裡的說明,直接進入到章節中;反之,若是以學習 OpenPLC 為目的,請先準備好需要的東西,再跟著網頁一起做!
本篇網頁的目標:使用 OpenPLC 的階梯圖(Ladder Diagram, 簡稱 LD)和結構化文本程式(Structured Text Programming, 簡稱 ST)以 NodeMCU(板載 ESP8266, ESP-12E 模組)開發板上的按鈕,控制兩顆 LEDs 亮/滅;每按一次 FLASH 按鈕,兩顆 LED 將會依序點亮、同時點亮和同時熄滅。
** 詳細的過程,請看(5)整體測試裡的影片。
本文以從底部基礎一直往上搭建的方式來做說明,整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: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使用 UART 燒錄 EFM8 韌體的步驟與方法 |